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发展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与对策

      2025, 34(1):146-152.DOI: 10.12024/jsou.20240604582

      关键词: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议发展对策科技创新
      摘要 (144)HTML (81)PDF 538.01 K (657)收藏

      摘要: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深入探讨了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综合分析远洋渔业产业的现状与挑战,就如何发展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一是加强远洋渔业装备与技术的科技创新以提升智能化水平;二是优化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以促进多元化发展;三是加大远洋渔业资源的养护力度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四是深化国际渔业合作以扩大远洋渔业发展空间;五是加大远洋渔业政策支持力度以激发发展活力。研究认为,发展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其中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深化国际合作、加大政策扶持是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 中国远洋渔业4.0科技发展建议与对策

      2025, 34(2):249-258.DOI: 10.12024/jsou.20250104768

      关键词:远洋渔业工业4.0发展建议与对策新质生产力深海经济
      摘要 (131)HTML (91)PDF 0.00 Byte (150)收藏

      摘要:在工业4.0浪潮中,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远洋渔业正面临转型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工业4.0理念和科技创新推动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确保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以及社会经济和海洋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工业4.0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了当前中国远洋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远洋渔业4.0概念,并就其核心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远洋渔业4.0的科技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以远洋鱿钓渔业4.0为例提出了远洋渔业4.0技术框架及研究内容。研究认为,远洋渔业4.0旨在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度优化远洋渔业生产流程,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效率,确保水产品质量,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管理,促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需要在远洋渔业4.0的理念指导下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以促进中国远洋渔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构建远洋渔业新质生产力。

    • 沿海现代渔港发展方向研究

      2018, 27(2):291-297.DOI: 10.12024/jsou.20170902134

      关键词:现代渔港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发展路径和目标对策建议
      摘要 (3240)HTML (270)PDF 819.47 K (2673)收藏

      摘要: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沿海传统基础性产业,也是几百万沿海渔民的重要生活来源。渔港既是渔业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和枢纽。当前我国渔港还存在港少、港小、港弱和港贫的特点,新时期渔港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避风功能、综合管理功能和融合发展功能,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要素配置和管理模式,把渔港建设成为海洋渔业管理的先行区、渔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渔区城镇化发展的示范区和海洋渔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样板区。建议加强规划引导和要素保障,构建产业体系,并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健全相关法规,为现代渔港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 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浅析

      2015, 24(2):287-292.

      关键词:捕捞渔民收入问题对策
      摘要 (3661)HTML (0)PDF 1.02 M (3260)收藏

      摘要: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能力。

    • 跨国经营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问题与对策

      2012, 21(5):923-928.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问题;对策
      摘要 (3650)HTML (0)PDF 1.04 M (3139)收藏

      摘要:本土化战略是跨国经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跨国经营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有多种动因:吸引当地人才以降低经营成本;减少文化摩擦以促进文化融合;满足消费需求以拓宽销售渠道;改善与东道国关系以提升企业形象。跨国经营企业在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难题:母公司的价值观贯彻问题;本土人员的归属感提升问题;人力资源本土化中的程度把握问题;人才争夺中的东道国支持问题。为了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管理活动,跨国经营企业在推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时,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创新继承母公司价值观;稳步推进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联合培养东道国优秀人才;合理制定薪酬制度体系。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2012, 21(6):1081-108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成因;对策
      摘要 (2941)HTML (0)PDF 1002.96 K (2525)收藏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综合考量,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科、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四个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创设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动力。

    • 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1, 20(2):314-319.

      关键词: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摘要 (3247)HTML (0)PDF 584.57 K (2615)收藏

      摘要:大学英语是农林高校为非语言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讨论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这一问题时,既应考虑到大学英语本身的特点,又要兼顾这类行业院校特色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各农林高校在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材教辅、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各校在保持行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不变的前提下,在本校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新的调整,以便尽最大可能来提高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从我国农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以及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2011, 20(4):636-640.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问卷调查;问题;对策
      摘要 (10778)HTML (0)PDF 443.70 K (5890)收藏

      摘要: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相当重要。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能全面衡量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的质量是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为了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有全面的认识,研究调查了我国1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抄袭、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两类: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由此论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强化英语写作教学。把好论文选题关。科学使用研究资料。加强过程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反思采取措施来全面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

    •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2006(3):308-314.

      关键词:乌伦古湖鱼类资源保护开发对策
      摘要 (2769)HTML (0)PDF 202.49 K (2209)收藏

      摘要: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不同布苗法对河蟹早期溞状幼体变态率的影响

      2005(2):149-155.

      关键词:清水布苗,肥水布苗,河蟹,溞状幼体,变态率,对策
      摘要 (2286)HTML (0)PDF 433.63 K (1908)收藏

      摘要:阐述了河蟹育苗过程中,清水布苗法和肥水布苗法的概念、特点和注意事项,分析了影响清水布苗法早期状幼体变态率的因素和对策;比较了微绿球藻和海链藻影响Z1变态率的原因,并分析了Z2死亡的原因和预防对策。通过对河蟹育苗过程中的Z1、Z2幼体的死亡原因分析,认为维持海链藻浓度在每毫升10万个左右可大大提高Z1、Z2幼体的变态成活率,节约育苗成本。同时,对同一水域不同时期育苗效果,有害藻类快速繁生现象作了分析。从幼体变态率、生产成本、稳定性等方面对两种布苗法作了全面比较,为河蟹育苗生产的科学安排提供了有益参考。

    上一页12
    共2页11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