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3):646-657.DOI: 10.12024/jsou.20231204376
摘要:为了确定南方浒苔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效率、最适藻体密度和最佳处理时长,实验以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为藻体培养液,设置0.5、1.0、1.5、2.0、2.5g/L(实验组)和0g/L(对照组)共6个藻体密度梯度,培养于bluepard生化培养箱内,在第 0,12,24,36,48,60,72 h测定藻体培养液中 NH+4-N、NO-2-N、NO-3-N、PO-4-P的浓度。结果显示,南方浒苔对水产养殖废水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P<0. 05),其中净化养殖废水最适藻体密度为2. 5 g/L。在南方浒苔最适藻体密度下有效净化水产养殖废水中 NH+4-N、NO-2-N、NO-3-N、PO-4-P时最佳处理时长分别为24、60、48、72 h,其去除率分别可达96. 02%、51. 83%、80. 85%、97. 67%。同时,南方浒苔对不同形式无机氮的吸收效率会受到水产养殖废水中不同氮源组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先吸收 NH+4-N再吸收NO-3-N 最后吸收NO-2-N。研究表明,藻体密度为2.5 g/L的南方浒苔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处理72 h对废水中氮磷净化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生物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提供数据支持。
2014, 23(5):697-705.
摘要: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 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g新鲜藻体,共放散了17.82×1010个孢子,平均每克藻体放散孢子量高达2.7×107个;共采苗2 000张苗帘(规格16 m×1 m),平均每张网帘附有8.64×107个孢子;网苗经20℃室内培育,7 d萌发达到最高峰,平均20棵苗/cm,小苗长度最长可达3 cm,达到出海养殖要求。育苗全过程共为45 d。该研究为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