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4, 33(4):0-0.

      摘要 (44) HTML (0) PDF 297.32 K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物种鉴定
    • 基于COⅠ基因构建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

      2024, 33(4):823-835.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28

      摘要 (129) HTML (34) PDF 5.49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北太平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热点区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鱼类种类识别和多样性的调查,本研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DNA条形码本地数据库。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对2023年6—8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307份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共获得7目13科20属25种鱼类的COⅠ基因序列。77.96%的COⅠ序列在公共数据库中都能比对到高相似度序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3,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7.67倍,且能够形成明显的条形码间隙,不存在物种区分困难的现象。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属的鱼类首先聚为一支,随后与同一科的鱼类聚为一支,最后,同目不同科的鱼类聚为一支。综上所述,COⅠ基因具有物种特异性,能够有效地区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物种,本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有利于后期利用环境DNA技术进行西北太平洋鱼类多样性的监测和调查,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和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中西太平洋柳叶鳗状幼体物种分子鉴定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024, 33(4):836-847. DOI: 10.12024/jsou.20240504547

      摘要 (72) HTML (18) PDF 2.26 M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调查野生柳叶鳗状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功能分析对于预测仔鱼营养需求以及开口饵料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对2022年和2023年两次“淞航”号中西太平洋科考航次捕获到的柳叶鳗状幼体进行物种鉴定,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样本进行菌群测序,以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识别优势菌群及其相关功能。物种鉴定结果表明,捕获的16尾柳叶鳗状幼体中14尾鉴定至种水平,分别为大美体鳗(Ariosoma majus)、科氏龟草鳗(Thalassenchelys coheni)、长尾突吻鳗(Gnathophis longicauda)、大眼锥体糯鳗(Ariosoma megalops)、米克氏美体糯鳗(Ariosoma meeki)、Muraenidae sp.KY17-483和带尾裸胸鳝(Gymnothorax zonipectis);其他2尾只鉴定至属水平,包括突吻鳗属(Gymnothorax)和裸胸鳝属(Gnathophis)。测序发现,太平洋柳叶鳗状幼体肠道内的优势菌群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分类水平上,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丰度占比较高。然而,不同物种以及不同站点之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此外,通过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代谢是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一类。在代谢类别中,丰度最高的均为氨基酸的转运和代谢,说明柳叶鳗状幼体对于蛋白类物质有较高需求。本研究初步阐述了太平洋柳叶鳗状幼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组成,为柳叶鳗状幼体的摄食习惯及人工繁殖鳗鲡仔鱼的开口饵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个体生长特征
    • 数据不确定性对西北太平洋两种混栖鲐生长研究的影响

      2024, 33(4):848-858. DOI: 10.12024/jsou.20240404497

      摘要 (36) HTML (12) PDF 1.80 M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2020—2023年“淞航”号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与生产船围网的鲐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种类鉴定不确定性和不同数据来源(是否基于渔业生产获取的数据)对日本鲐和澳洲鲐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船样本肥满度略小于“淞航”号,且“淞航”号样本体质量增长更快,摄食情况相对较好。叉长-体质量关系的拟合结果表明,相同叉长下,澳洲鲐体质量小于日本鲐;不同数据来源与不同物种所求a值范围为1.886×10-6~6.721×10-5,b值多数大于3。a值变化较大,说明西北太平洋2021—2023年际水域环境变化较大;除2020年生产船日本鲐b值较小(b=2.66),为负异速增长外,其余均为正异速增长。依据混合效应模型对样本的叉长-体质量关系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来源与年份对日本鲐与澳洲鲐生长研究结果的影响更显著,物种间差异不显著。在基于生长等生活史特征的相关鱼种资源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中,建议充分考虑时间差异和不同数据来源导致的不确定性,而不是采用恒定的、缺乏时间变化和数据来源考虑的生活史参数;此外,鉴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成本,暂时可不区分日本鲐和澳洲鲐,但仍然建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影响。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的个体生长规律

      2024, 33(4):859-867.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23

      摘要 (55) HTML (13) PDF 1.16 M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西北太平洋海域日本鲭的个体生长规律,利用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2021—2022年“淞航”号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0尾日本鲭样本进行形态学分析。与其他方法相比,利用地标点方法能够有效揭示鱼体表型多样性,反映不同阶段鱼体的变化情况,揭示其个体生长规律。结果发现不同叉长组的日本鲭的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均显示,叉长组越小的个体,其分区越明显,3个叉长组间的分区位置存在重叠,不同叉长组具有相同的生长模式,日本鲭形态生长速率随叉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薄板样条变形网格结果表明,叉长越小的日本鲭个体,其腹部,尾部越小,日本鲭的外部形态随着叉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结论认为,西北太平洋日本鲭生长形态随着叉长的增加而逐渐发生改变。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摄食生态学
    • 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分析

      2024, 33(4):868-877. DOI: 10.12024/jsou.20240304442

      摘要 (37) HTML (29) PDF 3.00 M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根据2021—2022年“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所采集36尾柔鱼和30尾日本爪乌贼样本,对其眼睛晶体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柔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0‰~1.68‰、0.79‰~7.51‰;日本爪乌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5‰~1.20‰、0.81‰~7.05‰。柔鱼、日本爪乌贼生态位面积分别为0.40‰2~5.85‰2、0.27‰2~5.36‰2。GAM模型分析显示:柔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31.9%和34.3%。日本爪乌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2.9%和19.4%。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摄食柔性是导致其眼睛晶体δ13C、δ15N值随胴体增大无规律变化的原因;个体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过渡区同位素基线值变化幅度较大;83%的柔鱼样本和80%的日本爪乌贼样本个体间的δ13C的生态位幅度较小,但是δ15N的生态位幅度较大,所以该海域的柔鱼、日本爪乌贼个体摄食水平存在差异;GAM模型显示个体发育和基线值是影响组织δ13C、δ15N值的因素。

      • 0+1
      • 1+1
      • 2+1
      • 3+1
      • 4+1
    • 西北太平洋公海两种大洋性鱿鱼营养生态位分析

      2024, 33(4):878-887. DOI: 10.12024/jsou.20230704292

      摘要 (45) HTML (35) PDF 1.51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大洋性鱿鱼在西北太平洋食物网中的作用,根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开展农业农村部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时采集的样品,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两种头足类肌肉稳定同位素以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柔鱼各站点间的δ13C、δ15N值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爪乌贼2个站点间的δ13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δ15N值差异性不显著。柔鱼和日本爪乌贼间的肌肉δ13C、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发育过程中,柔鱼、日本爪乌贼的δ13C、δ15N值与胴长相关性不显著。柔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35‰2)大于日本爪乌贼生态位宽度(SEAc=0.20‰2),两者之间的重叠率中等(0.314)。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种内雌雄间生态位重叠率高,分别为0.988和0.760。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3C值受海表温及摄食作用的影响;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5N值受摄食作用的影响;两种头足类雌性和雄性群体对食物和栖息地资源的利用高度相似。

      • 0+1
      • 1+1
      • 2+1
      • 3+1
    • 拉尼娜年份下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的摄食生态

      2024, 33(4):888-899. DOI: 10.12024/jsou.20230804300

      摘要 (31) HTML (34) PDF 1.82 M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21年6—7月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远东拟沙丁鱼样本,测定其肌肉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利用GAM模型分析生物因子(体长)和非生物因子(纬度、海表温度、离岸距离、叶绿素a质量浓度)对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远东拟沙丁鱼的营养生态位在不同性别、不同体长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拉尼娜年份下,远东拟沙丁鱼肌肉的δ13C和δ15N在雌、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体长组间的δ13C和δ15N差异显著。GAM模型的结果显示,随着体长的增大,δ13C和δ15N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δ13C随纬度的增大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δ15N与离岸距离(Distance to shelf break,DSB)、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体长组的生态位宽度不同,随着生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雌、雄生态位的重叠率较大,100~160 mm雌、雄间生态位宽度相似,然而161~220 mm雌性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雄性;与正常年份相比,拉尼娜年份下δ13C和δ15N值均较低。研究表明,远东拟沙丁鱼不同性别、体长组间的摄食生态存在差异,拉尼娜事件下海洋环境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远东拟沙丁鱼的摄食生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西北太平洋柔鱼食性初步分析

      2024, 33(4):900-910. DOI: 10.12024/jsou.20240404472

      摘要 (48) HTML (25) PDF 1.33 M (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了解柔鱼食性,探明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和生态功能价值,根据2022年6—8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5尾柔鱼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显示,15尾样品的高通量序列为646 980条,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624个运算分类单元(OTU),经筛选比对检测到的饵料共计65种,分属6门11纲22目37科51属。研究表明,柔鱼主要摄食头足类、鱼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包括磷虾类、介形类、水母类等)。优势饵料包括拟沙丁鱼、日本爪乌贼、北方拟黵乌贼、萤乌贼、尾棘背灯鱼等。柔鱼摄食范围广,饵料物种与海区的天然饵料有关;不同胴长组柔鱼表现出不同的摄食偏好。通过柔鱼胃含物的全组成分析,对深度挖掘摄食与柔鱼生长、洄游、繁殖等生活史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基于生态系统角度的柔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生物多样性
    •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黑潮-亲潮交汇区夏季鱼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2024, 33(4):911-926. DOI: 10.12024/jsou.20230904320

      摘要 (57) HTML (33) PDF 4.46 M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是世界上最高产的渔区之一,鱼类资源众多。为了解交汇区鱼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对夏季西北太平洋黑潮与亲潮交汇区进行鱼类多样性分析,通过22个站点水样的采集、DNA提取及测序,共检测出22目30科44属51种海水鱼类,其中灯笼鱼科种类最多,共17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33.33%。此外,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为宽尾臂灯鱼、西钻光鱼、日本背灯鱼、远东拟沙丁鱼、斑点多纪鲀、瓦氏角灯鱼、斑头六线鱼、日本鲭、日本海、黑潮眶灯鱼。站点间Alpha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高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低,低纬度断面生物多样性高的特点。冗余分析表明,影响交汇区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研究证明了eDNA技术用于监测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交汇区鱼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可行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2021—2022年西北太平洋公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2024, 33(4):927-937. DOI: 10.12024/jsou.20240304441

      摘要 (50) HTML (30) PDF 3.08 M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浮游动物是连接海洋食物网初级生产者和低营养级生物的重要纽带,是渔场形成的重要生物基础。根据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2021和2022年6—8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进行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期间采集的浮游动物样本,对其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年在调查海域共采集浮游动物174种,隶属于10个类群,浮游动物以桡足类和浮游幼体居多,分别鉴定出95种、22种,占种类总数的54.6%、12.6%,其次为水母类,鉴定出18种,介形类、被囊类、毛颚类、磷虾类和腹足类分别鉴定出11种、9种、6种、4种和3种,多毛类、端足类和枝角类各鉴定出2种。优势属(种)包括基齿哲水蚤属、隆水蚤属、拟哲水蚤属、丽哲水蚤属、羽长腹剑水蚤、隐长腹剑水蚤和长腹水蚤科幼体等7类。两年的物种种类和优势属(种)组成类似。2021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732.89 ind./m3,低于2022年的1 418.88 ind./m3;2021年的Shanno-Wiener指数为1.57~3.16、均匀度指数为0.54~0.91、丰富度指数为0.84~3.36,三者分别均高于2022年的0.66~2.92、0.26~0.94、0.77~3.11。GAM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的丰度与海表盐度和200 m层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黑潮和亲潮对丰度的时空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西北太平洋公海浮游动物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基础资料。

      • 0+1
      • 1+1
      • 2+1
      • 3+1
    • >海洋环境与栖息地
    • 西北太平洋闪光背灯鱼和加利福尼亚标灯鱼肠道微塑料污染特征

      2024, 33(4):938-945.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22

      摘要 (27) HTML (10) PDF 2.01 M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灯笼鱼类是海洋中层鱼类中资源量最高的类群,其在连接海洋上层和中层食物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西北太平洋闪光背灯鱼和加利福尼亚标灯鱼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肠道中微塑料的丰度与理化特征的潜在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加利福尼亚标灯鱼和闪光背灯鱼肠道内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6.54±8.33)个/g[即(0.83±0.90)个/尾)]和(11.33±14.06)个/g[即(1.17±1.27)个/尾],二者微塑料的丰度和粒径相似,形状均以纤维状为主(占比≥80.00%)。但微塑料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加利福尼亚标灯鱼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6.00%)和聚丙烯酰胺(24.00%)为主,而闪光背灯鱼以赛璐玢(54.29%)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1.43%)为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相同海域灯笼鱼类间的微塑料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探究微塑料对海洋中层鱼类的生态效应提供基础数据。

      • 0+1
      • 1+1
      • 2+1
      • 3+1
    • 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表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4, 33(4):946-959. DOI: 10.12024/jsou.20240404475

      摘要 (42) HTML (10) PDF 1.74 M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表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夏季在菲律宾海(11°N~19°N、129°E~138°E)设置了50个采样站位,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38 159尾,隶属14目21科56种。日间采集优势种为黄鳍金枪鱼和银灰半棱鳀,夜间采集优势种为银灰半棱鳀,昼夜共同优势种为银灰半棱鳀,占采集样本总数的97.05%。各站位仔稚鱼的总平均密度为292.43 ind./1000 m3,日间采集的平均密度为17.61 ind./1000 m3,夜间采集的平均密度为526.54 ind./1000 m3,昼夜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密度较高的站位主要分布在15°N附近海域,且均为夜间采集。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表明,影响仔稚鱼分布的环境因子从强到弱依次为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优势种银灰半棱鳀的分布主要受SSS和DO的影响。研究表明,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富,表层分布不均匀,昼夜分布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菲律宾海渔业资源评估、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场温盐垂直结构反演实验

      2024, 33(4):960-973. DOI: 10.12024/jsou.20240404484

      摘要 (33) HTML (11) PDF 7.52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弥补渔场区次表层实时环境数据的不足,实验基于Argo剖面观测资料,采用梯度依赖最优插值方法,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反演了黑潮-亲潮交汇区柔鱼渔获点上温盐垂直结构,并利用理论检验、与实测数据对比等方法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反演剖面相对于Argo原始观测数据,最大温度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最大盐度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4;而其与“淞航”号现场观测的温度、盐度绝对偏差分别小于0.25℃和0.27。同时,通过反演剖面分析了渔场区的温盐垂直结构及其与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8月和10月柔鱼在5 m水层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6和14℃,50 m水层降低至9~12℃,各水层的温度与CPUE的统计关系均符合一定曲率下的指数函数分布,且渔获点存在明显跃层,跃层强度变化越大,CPUE随机性也越大,渔获点跃层强度在0.4℃/m左右时CPUE相对稳定。而无论是哪个月份,较大CPUE都位于相对低盐区,即柔鱼偏向于在低盐海域活动。本研究可为构建长时间序列、准实时的渔场环境数据提供新思路,进而为深入研究渔场变迁动力机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基于声学指数的2021年夏季西北太平洋鲐鱼栖息地建模

      2024, 33(4):974-984.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03

      摘要 (51) HTML (12) PDF 1.72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北太平洋的鲐鱼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为了更好地管理其资源,必须了解其适宜栖息地分布。本研究将2021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采集的声学走航数据转化为可用于栖息地建模的声学指数即海里面积散射系数,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orophyll a mass concentration,Chl.a)的卫星遥感数据分析鲐鱼适宜栖息地与主要海洋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鲐鱼适宜栖息地对应的各环境要素范围。分别使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建立鲐鱼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并通过500次交叉验证比较了两种模型的性能,绘制鲐鱼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鲐鱼的适宜SST、SSS、SSH和Chl.a分别为22.51~25.09℃、34.09~34.65、0.48~1.14 m和0.13~0.23 mg/m3。使用算术平均法建立的模型在回归斜率、R2和AIC方面均优于几何平均法,更适合鲐鱼的适宜栖息地建模。夏季西北太平洋鲐鱼适宜性较高的栖息地主要集中在38°N以南海域,靠近黑潮一侧。本研究可为这一重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使用声学指数探究海洋条件对鱼类适宜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 0+1
      • 1+1
      • 2+1
      • 3+1
      • 4+1
    • 西北太平洋中上层鱼类和鱿鱼的组织能量密度与海域环境的关系

      2024, 33(4):985-995.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27

      摘要 (49) HTML (15) PDF 3.32 M (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西北太平洋生物种类的能量存储能力,以“淞航”号远洋渔业调查船采集的鱼类和鱿鱼为样本,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分析其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并采用混合模型分析组织能量密度与海洋环境因子的效应关系。结果显示,鱼类比鱿鱼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大,前者为(23.50±2.80) kJ/g,后者为(19.67±1.16) kJ/g。鱼类中以汤氏角灯鱼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最大,为(28.75±0.96) kJ/g;日本栉鲳的组织能量密度最小,为(20.37±1.04) kJ/g。鱿鱼中以发光柔鱼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最大,为(20.07±0.39) kJ/g;日本爪乌贼的组织能量密度最小,为(18.42±0.22) kJ/g。在纬度较高的海域,鱼类和鱿鱼具有较大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而且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鱼类和鱿鱼在海平面高度0 m时具有较大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且在净初级生产力>12 mg/(m3·d)时呈增大变化趋势;然而,两者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随海表温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鱼类和鱿鱼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存在纬向变化趋势,海域的海平面高度、海表温和净初级生产力对其单位质量组织的能量存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认知西北太平洋生物种类的环境适应特性,以及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 0+1
      • 1+1
      • 2+1
      • 3+1
    • 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探究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特征

      2024, 33(4):996-1004.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16

      摘要 (46) HTML (16) PDF 1.88 M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洋中深层生物作为链接海洋上层与深层食物网的媒介,对维系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样品采集的困难性,针对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十分缺乏。长吻帆蜥鱼具有特殊的消化机制,是优秀的生物采集器。本研究利用激光红外成像光谱技术,量化分析了长吻帆蜥鱼胃中保存的中深层物种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理化特征。共采集中深层鱼类和头足类7种,其肠道中检测出微塑料146个,检出率85.71%,丰度为(10.43±12.12)个/尾,粒径为20.34~309.89 μm(47.36 μm±43.41μm)。微塑料以颗粒状(59.58%)和碎片状(36.30%)为主,聚合物成分主要是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ate copolymer),占比60.27%。本研究首次证明了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开展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解析大洋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0+1
      • 1+1
      • 2+1
      • 3+1
      • 4+1
    • >海洋与渔业调查
    • 基于船舶观测的黑潮延伸体典型涡对的三维结构分析

      2024, 33(4):1005-1019.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11

      摘要 (69) HTML (16) PDF 5.72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理解黑潮延伸体(Kuroshio extension,KE)区域活跃的中尺度过程,认识该海域中尺度涡旋的三维结构,以及中尺度涡旋在水团再分配、海-气相互作用方面起到的贡献。基于船舶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2022年6—7月分别分布于KE主流轴南北两侧的一个气旋式涡旋(CE)和反气旋式涡旋(AE)构成的典型涡对三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CE存在南向跨锋运动,剪切强迫主导了该CE的运动过程;AE则相对稳定地存在;(2) CE的“冷舌”结构在海表增温和黑潮暖水扩散作用下逐渐消退;由于对CE所携带冷水的夹带作用,AE表现出“反涡旋海表面温度异常”的结构;(3)该涡对内部温盐异常的多核结构与不同特性水团垂向再分配作用有关,AE内部流场斜压强,理查德森数小于临界值0.25的占比达50%左右,说明易引发湍流混合;CE上层垂向结构稳定,正压性强,使跨密面混合难以进行。该研究工作有助于提升对KE区域涡对特征和涡旋内部结构的认识,为进一步的涡旋动力研究提供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24, 33(4):1020-1030.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12

      摘要 (52) HTML (18) PDF 2.95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掌握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作业中钓钩深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21年8—10月随“淞航”号调查船在中西太平洋海域调查时采集的作业参数、钓钩深度和环境数据等信息,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R)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不同作业参数和环境因素下钓钩深度的分布情况,探讨各因素对钓钩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钓钩深度的计算值中1号钓钩深度最小,为(130.03±3.32) m;8号钓钩深度最大,为(363.25±36.52) m。实测值中1号钓钩深度最小,为(130.81±17.94) m;7号钓钩深度最大,为(329.91±54.37) m。(2)1号钓钩的SVR模型整体拟合度最小(R2=0.38);6号钓钩的整体拟合度最大(R2=0.77)。SVR模型训练值的均方差中6号钓钩最小,为0.138;8号钓钩最大,为0.309。测试值的均方差中4号钓钩最小,为0.086;5号钓钩最大,为0.282。(3)GAM分析显示0~64 m、128~192 m水层平均流速和投绳速度与各钓钩深度相关性最高,其次分别为64~128 m、192~256 m、256~320 m水层平均流速和船速。320~384 m水层平均流速和风速与各钓钩深度均无显著相关性。(4)SVR和GAM的钓钩深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差异分别为1.75%和6.38%。SVR预测值与实测值随钓钩位置变化趋势一致,吻合性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作业中金枪鱼延绳钓钓钩分布规律,进而为优化钓具性能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调查采样设计比较

      2024, 33(4):1031-1042. DOI: 10.12024/jsou.20240404526

      摘要 (32) HTML (14) PDF 2.50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兼顾调查成本和调查效果并实现多目标远洋渔业资源调查,根据2021—2023年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以澳洲鲐、日本鲭和远东拟沙丁鱼的相对资源量以及总相对资源量为调查目标,使用Kriging插值法模拟调查目标的空间分布,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比较了简单随机抽样(Design 1)、系统抽样(Design 2)、基于层面积分配方法的分层随机抽样(Design 3)和基于层资源量分配方法的分层随机抽样(Design 4)等4种采样设计对调查目标的评估效果,以相对误差(Relative estimation error,REE)和相对偏差(Relative bias,RB)衡量评估效果的精度,采用准确度变化率(Accuracy change rate,ACR)对调查站点数进行选择。结果显示,4种采样设计对调查目标的评估精度不同,表现为Design1<Design2<Design3<Design4。Design1、Design3和Design4的REE值随站点数量增加而降低,Design2的REE值随站点数量增加波动较大。Design4对日本鲭、远东拟沙丁鱼和总相对资源量的评估精度更高,但高估了日本鲭的相对资源量。当采用Design4进行模拟采样时,综合考虑所有调查目标,28个站位为最适调查站位数量。结果表明,分层随机抽样(Design4)可优先作为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调查采样设计方案。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头足类海洋动物中寄生虫研究进展

      2024, 33(4):1043-1052. DOI: 10.12024/jsou.20231004333

      摘要 (141) HTML (29) PDF 745.90 K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头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头足类为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的寄生虫广泛存在于海洋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中。由于寄生虫生活史的特殊性,其生命周期会贯穿宿主的整个或部分生活史,对宿主的生长和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针对寄生于头足类的寄生虫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类组成、生活史、感染状况等方面。因此,本文对头足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感染头足类的寄生虫类群主要有二胚虫、绦虫和线虫等。二胚虫不仅是头足类所特有的寄生虫,同时其终末宿主也均为头足类,其成熟与繁殖都在头足类肾脏中进行。而作为中间宿主,头足类极易被绦虫和线虫的幼体所感染,且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部位主要是胃壁和体腔。线虫是头足类感染寄生虫物种中最丰富和最常见的种类之一,会对宿主产生重要的病理影响。其他种类的寄生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头足类的生理特征。目前针对头足类中的寄生虫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建议加快建立头足类中寄生虫开放数据库,扩充并共享寄生虫的种类信息;深入探究头足类中寄生虫种类的生命过程,进一步了解其在宿主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尝试利用头足类中的寄生虫作为宿主种群划分的生物标记,为头足类的渔业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 0+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