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7(4):0-0. DOI: 10.12024/jsou.20180400
摘要:
2018, 27(4):469-476. DOI: 10.12024/jsou.20170602077
摘要:草鱼Ⅱ型呼肠孤病毒是当前引起我国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毒株,VP56是其外层衣壳上的唯一突起蛋白并有可能在病毒入侵阶段发挥核心作用,但该蛋白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为了探讨VP56的生物学功能,分别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和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系统研究了VP56的体外表达特性。首先从GCRV-JX02W株的细胞感染混合物中抽提总RNA,并通过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VP56,分别克隆至pGEX-4T-3及pFastBacHTA载体上,将质粒pGEX-4T-3-VP56转化至BL21(DE3),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融合蛋白GST-VP56,大小为83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经纯化后免疫老鼠,制备了VP56的多克隆抗体,可以和rVP56产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将pFastBacHTA-VP56转化至DH10Bac,成功转座后,提取重组杆粒DNA并鉴定且测序正确后转染SF9昆虫细胞。结果表明,自转染96 h起,转染杆粒的细胞生长停滞,不断裂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表达重组蛋白His-VP56,大小约为62 ku,为可溶蛋白。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体外表达了VP56蛋白,制备了抗VP56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VP56蛋白在病毒入侵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8, 27(4):477-486. DOI: 10.12024/jsou.20171202192
摘要: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颜色与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TCC)密切相关。为研究养殖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贝壳珍珠质颜色的影响,选用不同颜色选育系(紫色选育系和白色选育系)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40 d的养殖实验。通过设置4种浓度梯度(5、10、20、40 mg/L)分别进行添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三角帆蚌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中TCC也相应增加,但不同颜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累积效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40 d后,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的各颜色参数(L*、a*、b*、C*和ΔE)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不同实验组之间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边缘壳珍珠质颜色参数值a*、b*和C*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变化(P>0.05)。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各实验组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参数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体内能够富集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而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富集能力较弱。
王海宁 , 姜晓东 , 吴旭干 , 郑海地 , 龙晓文 , 成永旭
2018, 27(4):487-493. DOI: 10.12024/jsou.20171102177
摘要:采用养殖实验、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等方法,以未经选育的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群体作为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了河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三代(G3)成蟹的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显示:(1)在体重接近的情况下,无论雌雄,三群体成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龄晚熟群体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大于二龄早熟群体(P<0.05);(2)就雌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三群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尽管二龄早熟品系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二龄晚熟品系,但是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就雄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二龄早熟品系生殖系统(含量精巢、副性腺和输精管)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晚熟品系(P<0.05),雄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中的其余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整体上遗传选育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3成蟹的组织系数、可食率和可食部位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其中仅二龄早熟G3雄体的肝胰腺指数显著低于二龄晚熟品系而其生殖系统中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二龄晚熟品系。
2018, 27(4):494-501. DOI: 10.12024/jsou.20170502070
摘要:为研究两种保存方法处理后的粪便对生物絮团形成过程及絮团组分的影响,分别利用直接4℃保存(新鲜组)和冷冻干燥后保存(冻干组)两种方法处理鳗鲡残饵粪便培养生物絮团。结果表明,在絮团培养过程中,氨氮、亚硝酸和硝酸盐的变化趋势相同,冻干组氨氮平均浓度为(0.86±0.22)mg/L,新鲜组氨氮平均浓度为(0.83±0.42)mg/L,在第6天后,两组亚硝态氮浓度均在0.03 mg/L以下,在第17天,两组硝态氮浓度降为0.04 mg/L以下。营养组分中,两组絮团的粗灰分含量在培养后期均有所降低,含量分别为冻干组6.80%±0.00%,新鲜组5.97%±0.01%,差异显著;粗蛋白含量为冻干组33.44%±7.80%,新鲜组33.65%±3.17%,差异不显著;游离氨基酸种类为冻干组16种,新鲜组23种,且新鲜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冻干组(其中8种差异显著,2种差异不显著);冻干组和新鲜组的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0.15±0.10)mg/g和(0.07±0.13)mg/g,差异显著。综上,两种方法处理粪便均能较好地培养絮体,冻干处理原料对絮体脂肪酸有较好的保存作用,直接4℃处理原料则对必需氨基酸有较好的保存作用。
2018, 27(4):502-507. DOI: 10.12024/jsou.20171202189
摘要:以常见鱼种鲫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变量及统计分析方法开展鲫鱼在高水压条件下不同降压过程中承受能力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水压变化环境对鲫鱼的影响和不同大小的鲫鱼承压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压强和降压速率均对鲫鱼健康有重要影响,且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总体来讲,压强在3 MPa以内,鲫鱼均未受伤;压强在4~10 MPa范围内,压强和降压速率越大,鲫鱼受伤的几率越大;压强超过10 MPa后,鲫鱼会死亡,且压强越大,造成鲫鱼死亡的降压速率临界值越小。此外发现,鲫鱼对变压环境的承受能力似乎与其个体大小无明显的关系。该研究有望对未来高科技远洋渔业中所涉及的深水养殖及深水捕捞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廖凯 , 张英丽 , 杨正勇 , 沈欣 , 陈博欧 , 黄明红
2018, 27(4):508-514. DOI: 10.12024/jsou.20171002152
摘要:中国花鲈养殖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之一,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促进该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下花鲈养殖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池塘养殖模式下花鲈单位产量总成本最低。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为16.69元/kg,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1.48元/kg,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6.62元/kg。在成本结构方面,可变成本所占比例均高于固定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其余成本项目根据养殖模式而产生差异。在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中,池塘养殖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普通网箱养殖具有一定的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基于此,建议池塘养殖主产区加强产业集群程度,延伸产业链。网箱养殖户应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理部门应通过对花鲈苗种质量和养殖环境的有效监管为养殖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马进 , 何文辉 , 彭自然 , 华雪铭 , 冯悦 , 黄仲园 , 卓帅 , 周丽丽
2018, 27(4):515-521. DOI: 10.12024/jsou.20171102166
摘要:生态修复实践中两种以上生物联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浮游动物、沉水植物代表,建立溞-草配合处理系统,以苦草处理为对照组,富营养化水体为空白组,研究处理过程中水质指标、底泥指标、水草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溞-草系统水和底泥质量指标优于苦草组,水体总氮、总磷、氨氮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7%、88%、96%,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0%、70%、86%;底泥总氮去除率39%,总磷去除率38%,27 d即水清见底,苦草生长率达740%。而对照组水体总氮、总磷、氨氮最终去除率分别为35%、33%、57%,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5%、30%、57%,底泥总氮去除率40%,总磷去除率32%,48 d内未见底,苦草生长率为470%。因此,大型溞促进悬浮物沉降、有利于苦草生长以及稳定系统,溞-草系统配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能力大于单一的水草系统,溞-草系统能更快地提高水体透明度,苦草生长率更大,更易保持稳定,实验结果为指导生态修复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018, 27(4):522-530. DOI: 10.12024/jsou.20170802123
摘要: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 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朱加宾 , 李冰 , 侯诒然 , 余家辉 , 张成龙 , 朱健
2018, 27(4):531-542. DOI: 10.12024/jsou.20171002156
摘要:为了研究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水质指标以及重金属的测定,进而分析了不同植物根系及其根系附近基质对重金属富集效果的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因素与重金属富集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铅、铜的去除效果分别为77.20%和41.70%,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湿地,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铅、铜的去除具有一定优势;砷在湿地中存在释放现象,平均释放率为8.40%。水蓼和再力花根系对铬、砷、铅、铜具有富集作用,梭鱼草仅对铬、砷存在富集作用。水蓼、梭鱼草、再力花根系附近基质均对铬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其中梭鱼草对铬的富集速率最大,为0.987 mg/(kg·d)。水蓼根系对铅和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铬、铜的富集速率与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梭鱼草根系对铬、砷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再力花根系对铅富集速率与水温、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从重金属去除的角度为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应用以及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2018, 27(4):543-552. DOI: 10.12024/jsou.20171002158
摘要:基于FVCOM数值模型,以宁波-舟山海域相关实测资料为支撑,选取环氧氯丙烷为典型溶解型危化品,模拟该海域突发溶解型危化品泄漏后的扩散行为。模拟结果表明,从不同事故等级来看,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危化品泄漏24 h后,环氧氯丙烷浓度基本扩散至安全浓度(0.02 mg/L)以下,重大事故泄漏24 h后仍存在较大(30~190 km2)超安全浓度污染水域;从不同扩散潮时来看,落潮时刻扩散快于涨潮时刻,落潮时刻扩散至安全浓度以下较涨潮时刻快2~6 h;从不同泄漏点来看,册子水道扩散快于镇海码头,其中在册子水道泄漏时,基本沿水道扩散,在镇海码头泄漏时,易在北仑区沿岸、北仑和大榭岛之间滞留。
2018, 27(4):553-563. DOI: 10.12024/jsou.20171002155
摘要:以宁德4个沿海县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评价指标主导性、可度量性和易获得性等原则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赤潮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承灾体易损度和赤潮灾害风险模型,并在GIS平台上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福鼎沿海和霞浦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为中,蕉城沿海和福安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较低,评估结果与宁德沿海赤潮历史数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研究相一致。研究可为宁德沿海赤潮灾害监控、防灾减灾及海水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2018, 27(4):564-572. DOI: 10.12024/jsou.20180302252
摘要:为了解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北区内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样带法分春夏秋冬四季对研究区域内鸟类进行实地调查,结合3S技术将生境进行分类,并对鸟类组成以及不同生境内鸟类多样性特征与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统计到鸟类12目27科67种,鸟类区系和留居型以古北种和候鸟为主。不同生境内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人工湿地最高,人类活动区最低;均匀度指数与人为干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y=1.883x+1.738,R2=0.9030,P<0.05),表现为浅海水域最高,人类活动区最低。不同生境间的多样性最高值出现在盐沼与人工湿地之间。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下鸟类多样性在人工湿地和盐沼生境中要普遍高于其他各生境,且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
2018, 27(4):573-583. DOI: 10.12024/jsou.20171102171
摘要: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头足类,海洋环境决定其资源的空间分布,通过研究其洄游路径的时空变化趋势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推测柔鱼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当前渔业资源学研究重点,对于实际生产也有重大意义。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根据2004年—2015年我国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统计数据和环境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和叶绿素浓度(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Chl-a)数据,结合尼诺转化指数(Trans-Niño index TNI),分析柔鱼洄游路径的时空变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预测柔鱼在海洋环境的影响下,洄游路径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柔鱼洄游重心的产量占比与洄游重心的离散度在10月和11月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洄游重心的纬度变化和TNI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经度上并未呈现这一关系;研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海表面温度、盐度和叶绿素浓度的柔鱼洄游路径时空变化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时间跨度在8—11月内,柔鱼洄游重心纬度上呈现南-北-南,经度上呈现出西-东-西的变化趋势,8月和9月预测洄游重心海域的产量占比为64%和68%,10月和11月,柔鱼种群进行产卵洄游。预测产量占比明显提高,预测海域产量占比为83%和89%。
2018, 27(4):584-593. DOI: 10.12024/jsou.20180202224
摘要:刀鲚是长江水域重要的洄游型鱼类,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资源。为研究长江口刀鲚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2—2014年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渔业资源调查采样数据,分析长江口刀鲚相对资源密度(RAI)与水深,水温,盐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模型。结果表明:长江口刀鲚春、冬两季的RAI较高,并主要分布在南支水域附近;刀鲚种群在长江口多栖息于水深10 m以下,盐度范围为0.0~1.0的中上层水域;春季水温与适应性指数(SI)之间变化平缓,夏、秋两季SI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2.5℃和28.5℃,冬季集中分布在15℃附近水域;回归分析表明,使用几何平均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长江口刀鲚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刀鲚分布的影响,依据HSI模型讨论了刀鲚的时空分布,并对选用的HSI模型进行评价,为保护长江口刀鲚种群并修复长江口的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2018, 27(4):594-602. DOI: 10.12024/jsou.20170902129
摘要: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根据2015年采集的47尾虎斑乌贼和87尾神户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两种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表明,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除了下头盖长/胴长,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角质颚在雌雄群体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虎斑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5.7%,神户乌贼为94.3%,总判别正确率为94.8%。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两种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虎斑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83.0%,神户乌贼为83.9%,总判别正确率为83.6%。分雌雄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93.8%,雌性为96.6%。研究认为,乌贼类角质颚形态同样可用于种类判别。
胡俊仪 , 杨丽萍 , 郑文佳 , 刘慧芬 , 董丹丹 , 祝亚楠 , 刘冉冉 , 聂国兴
2018, 27(4):603-610. DOI: 10.12024/jsou.20171102179
摘要:对采自李仙江流域江城、墨江和镇沅三个居群89尾麦穗鱼标本进行11个常规性状和16个框架结构性状的测量,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结合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差异系数分析等3种方法比较李仙江3个地理居群间的形态差异。结果均支持镇沅居群较为独立。其中,主成分分析中PC1、PC2和PC3贡献率分别为55.094%,8.397%,6.988%,累积贡献率达70.469%,在PC1、PC2散点图中,镇沅居群个体基本独立分出。应用判别分析,从27个性状变量逐步筛选出对区分3个居群标本贡献较大的7个性状(P<0.01),建立麦穗鱼三个地理居群的判别函数式,发现对镇沅居群的判别率高达100%,对江城、墨江居群的判别率均为96.7%。同样取起主要贡献作用的7个性状与体长的比值进行形态差异系数分析,发现江城居群与镇沅居群之间差异系数大于1.28的性状有3个,墨江居群与镇沅居群之间亦有3个。镇沅居群产生形态变异,除可能受来源、生境因素影响外,遗传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分析。
2018, 27(4):611-615. DOI: 10.12024/jsou.20170402006
摘要:欧盟海洋综合战略框架指令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以实现其海洋环境良好状况,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红线制度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文章分析了该指令的构成及其实施指标等,比较其与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异同点。最后,文章认为欧盟指令的协调机制值得借鉴,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管理制度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有机的框架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对于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赵莉 , 张布克 , 刘红平 , 张昭寰 , 刘海泉 , 潘迎捷 , 赵勇
2018, 27(4):616-623. DOI: 10.12024/jsou.20171002159
摘要:酸性电解水是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品的防腐保鲜。为进一步研究其保鲜作用机理,以南美白对虾作为研究对象,从微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重点探究酸性电解水技术对虾中细菌总数及特定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与虾肉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揭示电解水技术可能的防腐保鲜机理。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南美白对虾中细菌总数和特定腐败菌的数量(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P<0.05),并在随后4℃冷藏过程中持续抑制总菌和特定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此外,酸性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虾肉冷藏过程中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差值3种品质指标的变化。根据相关性分析可得,贮藏过程中虾肉品质与虾中微生物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酸性电解水可通过抑制总菌以及特定腐败菌的生长来延缓虾肉品质的下降,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效果。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酸性电解水的防腐保鲜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2018, 27(4):624-632. DOI: 10.12024/jsou.20180302229
摘要: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通过直接筛选和富集分离纯化再筛选的初筛方法,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的复筛方法,从团头鲂和草鱼肠道中,筛选到2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纤维素酶产生菌MA35和MC。16S rDNA/ITS分子鉴定和形态学观察分析表明:来源于团头鲂的真菌MA35鉴定为雪白曲霉(Aspergillus niveus),来源于团头鲂的细菌MA1和来源于草鱼的细菌CI10为同一种细菌MC,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发酵趋势的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与MC相比,MA35具有更高的胞外和胞内纤维素酶活力。本研究不仅从草鱼肠道内筛选到了纤维素酶产生菌,而且从我国特有的水生生物团头鲂肠道内分离到了一株新的纤维素酶产生菌,为草食性鱼的合理性养殖和鱼类饲料的膳食性配比提供了科学的研究基础。
2018, 27(4):633-643. DOI: 10.12024/jsou.20170702099
摘要:海岸线是多年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的海水和陆地分界线的痕迹线,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海岸线动态监测。传统的硬分类方法提取海岸瞬时水边线是基于像元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提取的精度较低;然而利用亚像元分解方法在复杂海岸地带上提取海岸瞬时水边线,是一项既新颖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亚像元海岸瞬时水边线提取方法(Improved Sub-pixel Coastal Waterline,ISPCW)可以获得较高的海岸瞬时水边线提取精度。首先,使用了一种水体-植被-不透水层-土壤模型(Water-Vegetation-Impervious-Soil,W-V-I-S)用于检测和确定海岸地带的W-V-I-S混合像元和纯净端元光谱;随后使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法(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FCLS)估计W-V-I-S混合像元中水体丰度值;最后使用空间吸引力模型获得海岸瞬时水边线。在上海实验区中,采用EO-1高光谱数据,将ISPCW方法和传统的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MESMA)、混合调谐匹配滤波法(Mixture Tuned Matched Filtering,MTMF)、连续最大角凸锥(Sequential Maximum Angle Convex Cone,SMACC)、能量约束最小化(Constrained Energy Minimization,CEM)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SPCW方法用于提取海岸瞬时水边线获得较好的效果,其精度达到0.38个像元,与MESMA、MTMF、SMACC、CEM和NDWI方法相比,精度分别提高了22.4%、33.3%、42.4%、43.2%和51.3%,可以更有效的应用于高光谱海岸瞬时水边线提取。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
邮编:201306 传真:021-61900229
电话:021-61900229 E-mail:xuebao@shou.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25 网站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9084417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