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0(6):801-807.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促滤泡激素(FSH)和17α,20β-双羟孕酮分别作用于斑马鱼卵母细胞。结果表明,1 IU/mL的FSH和5 ng /mL的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17α,20β-双羟孕酮的作用效果较好,经过SDS-PD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5 ng/mL 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诱导后,分裂原蛋白激酶被激活,生发泡破裂的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第Ⅰ期的卵母细胞中分裂原蛋白激酶没有激活,第Ⅱ期、第Ⅲ期细胞质中分裂原蛋白激酶开始激活,第Ⅴ期卵母细胞的胞质与核区同时存在活性的分裂原蛋白激酶,并伴有生发泡破裂。以上结果说明分裂原蛋白激酶在斑马鱼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随着分裂原蛋白激酶激活,其活性部位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
吴志昊 , 尤 锋 , 王英芳 , 文爱韵 , 马得友 , 徐永立 , 张培军
2011, 20(6):808-813.
摘要:研究了极低氧(0.2、1.0、2.0 mg/L)、低氧(3.0、5.0 mg/L)和高氧(11.0、14.0 mg/L)处理28 d期间,大菱鲆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以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等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极低氧条件下,0.2、1.0和2.0 mg/L组的实验鱼分别在处理2 h、1 d和2 d内全部死亡,其余各组则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溶解氧(DO)对大菱鲆核异常包括微核及总核异常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到28 d时才在5.0、14.0 mg/L组和对照组中(正常充气,约7.0 mg/L)观察到微核现象。恢复正常充氧14 d后,高氧组和对照组中仍有微核现象出现。2 h时极低氧组SOD活力较高。其他各处理时间时,SOD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各组CAT活力在2 h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7、28和42 d时差异显著(〖WTBX〗P〖WTBZ〗<0.05)。极低氧组大菱鲆肝脏MDA含量较低,低氧组和高氧组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恢复后低氧组MDA含量显著升高(〖WTBX〗P〖WTBZ〗<0.05)。研究还发现,对照组大菱鲆也会受到过氧化的胁迫作用,而5.0 mg/L组的总核异常率和所测氧化还原指标在整个实验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封功能 , 杨文平 , 王爱民 , 李 静 , 许杭峰 , 韩光明 , 徐 跑
2011, 20(6):814-819.
摘要:为了解饥饿胁迫对鲤形体、鱼体生化成分及血液生理的影响,在18~22 ℃条件下对鲤进行了0 d、10 d、20 d、30 d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鲤饥饿时间的延长,肥满度、肠体比、肝体比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鲤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蛋白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血糖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下来。说明短期饥饿胁迫使鲤形体发生一定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鲤首先动用肌肉中的脂肪,再动用蛋白质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同时血液生理指标也发生与饥饿相适应的变化。
张永泉 , 尹家胜 , 刘 奕 , 谷 伟 , 许革峰 , 白庆利
2011, 20(6):820-825.
摘要: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白斑红点鲑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椭球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植入窝较深,凹入细胞核的1/3,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中心粒复合体主要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为典型的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远端中心粒向下延伸形成轴丝。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部分线粒体彼此融合,形成复合线粒体,囊泡有两种;白斑红点鲑精子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轴丝被许多囊泡包围,质膜向外突出形成上下对称,但大小不同的两个侧鳍。
王贵宁 , 李 兵 , 罗 蕾 , 钟英斌 , 黄旭雄 , 吕为群
2011, 20(6):831-837.
摘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初孵仔鱼存活和发育的影响。将卵形鲳鲹初孵仔鱼从温度24 ℃、盐度32的海水中分别转移至18 ℃、21 ℃、24 ℃、27 ℃中培育,每个温度各设6个盐度(16、20、24、28、32、36)。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变化1 d后,温度21 ℃、24 ℃、27 ℃与盐度16、20、24所组成的9个试验组存活率最低,均小于10%;盐度为28至36的仔鱼存活率较高,均大于50%;同时,在温度18 ℃环境下,不同盐度试验组的存活率均高于50%。温度对卵形鲳鲹仔鱼发育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减缓。在18 ℃的环境下,仔鱼发育极为缓慢甚至停滞。结合仔鱼存活率和发育情况,其最适温度和盐度为孵化时的温度和盐度,即温度为24 ℃,盐度为32。
2011, 20(6):838-844.
摘要:2009-2010年,进行了青蚶繁殖习性的观察和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揭示了青蚶繁殖和胚胎发育的过程。本实验筛选了受精卵孵化、幼虫生长和稚贝附着的适宜环境条件。浙南沿海青蚶的自然繁殖盛期是每年的6-7月,水温为24~28 ℃。受精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4~28 ℃,盐度为22~26,在适宜条件下经过18 h左右发育至D形幼虫。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4~28 ℃,最适宜盐度为26;幼虫的前期培育饵料以球等鞭金藻为宜;经10~12 d培育幼虫进入变态附着期。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较适合稚贝的附着和生长。
马恒甲 , 叶金云 , 郭建林 , 王友慧 , 沈斌乾 , 陈建明 , 潘 茜
2011, 20(6):845-852.
摘要:选用初重为(39.68±3.0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植酸酶对草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时,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植酸酶后鱼体、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有一定提高,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250 U/kg时,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在1 000 U/kg~1250 U/kg时,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并显著提高草鱼磷的积累。若欲减少无机磷添加量,建议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1 250 U/kg。
周 波 , 吴旭干 , 丰 浪 , 成永旭 , 杨筱珍 , 刘智俊
2011, 20(6):853-857.
摘要:测定和比较了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成熟卵巢和早期胚胎的水分、总脂、脂类组成和脂肪酸含量, 结果表明:早期胚胎的水分含量显著大于成熟卵巢, 但后者总脂/组织湿重含量显著小于前者, 两者的总脂/组织干重并无显著差异;甘油三酰和磷脂含量在早期胚胎与成熟卵巢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早期胚胎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成熟卵巢, 这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脂类物质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甘油等物质;就脂肪酸组成而言, 两者中均检测出27种已知脂肪酸, 仅15∶0、14∶1n7、20∶1n7和18∶3n3 4种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16∶0、18:0、16∶1n7、18∶1n9、20∶5n3和22∶6n3为成熟卵巢和早期胚胎中的主要的脂肪酸种类, 其中n3PUFA/n6PUFA和20∶5n3/22∶6n3分别为3.5和0.7。
阮记明 , 胡 鲲 , 章海鑫 , 王会聪 , 付乔芳 , 杨先乐
2011, 20(6):858-865.
摘要: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比了单次口灌20 mg/kg鱼体重剂量条件下,16℃和25℃两种水温时双氟沙星(DIF)在异育银鲫体内代谢动力学差异。数据经过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结果显示: 两种温度条件下,双氟沙星药时规律均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吸收半衰期(T1/2Ka)与水温呈正相关,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可达0.010 h和0.122 h;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F)、血浆和组织中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等参数则与水温呈负相关,16 ℃条件下血浆T1/2Ka、Vd/F和AUC分别为70.968 h、1.875/kg和763.761 μg/(mL·h),25 ℃则为18.322 h、0.676/kg和243.244 μg/(mL·h);16 ℃条件下肝脏组织中AUC为746.622 μg/(mL·h),肾脏组织中AUC为1 095.711 μg/(mL·h),肌肉组织中AUC为1 222.750 μg/(mL·h);而25 ℃条件下肝脏组织中AUC则为〖KG*5〗294.857 μg/(mL·h),肾脏组织中AUC为258.587 μg/(mL·h),肌肉组织中AUC为344.630 μg/(mL·h)。另外,在两种温度条件下,DIF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血浆及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均能被检出,且呈多峰现象。结果说明,相对于25 ℃的水温条件,16℃水温时双氟沙星能较好地分布于异育银鲫体内。另外,16 ℃时DIF Cmax/MIC90≥10的保持时间可达72 h,而25 ℃时 Cmax/MIC90≥10的保持时间仅为4~6 h;因此,双氟沙星在较低水温时(16 ℃)具有更高的药效。
2011, 20(6):866-872.
摘要:为选育耐高温耐盐红螺菌用于其粉状制剂研制,以降解水产养殖水体亚硝基氮功能达90%以上的耐盐红螺菌与能在60~70 ℃下生长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探讨2种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分别对融合子进行温度、生长盐度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测定,检出性能较优的融合子,同时采用电镜、细胞色素吸收光谱等方法,将融合子优良株与2种亲株进行比较鉴别。实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7 ℃,作用时间3 h,聚乙二醇(PEG)浓度为40%。在该优化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536%,筛选获得3株能在30~50 ℃良好生长的融合子(a、b、c)。融合子生长耐受温度较耐盐红螺菌亲株提高66%,但耐受盐度、降解养殖水体氨氮与亚硝基氮功能均与耐盐红螺菌亲株相近。其中融合子a菌株具有生长更快、性能更稳定的特点,其细胞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属性、色素吸收峰等均与耐盐红螺菌相似。
2011, 20(6):873-882.
摘要: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采用基于Bayes方法的PellaTomlinson模型对东海区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了科学评析,同时,在不同渔业政策选择下,对2004-2020年的资源量与渔获量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区小黄鱼渔业资源的环境容纳量K为394 514t;内禀增长率r为1.146;1991年的资源生物量为338 493 t、尔后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370 923t。1994年以后又持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值111 253t;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107 806t 左右;支持MSY所需的渔业资源生物量为197 503t;支持MSY所需的捕捞努力量为441 097 6网次;当前资源量与环境容纳量K的比值为0.282,即当前资源量已不足原始资源量的30%;若2004年以后使用0.4的捕捞死亡系数,该渔业资源可以实现持续最优利用。
袁华荣 , 陈丕茂 , 李辉权 , 黎小国 , 唐振朝 , 秦传新 , 余 景 , 舒黎明
2011, 20(6):883-889.
摘要:基于2004年3月本底调查和2007年5月以及2010年8月跟踪调查的结果,对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投礁后2007年和2010年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50倍和2.15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27倍和2.00倍。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2.13倍和3.00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0.46倍和1.96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的Pile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投礁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鱼类成为第一优势种类群,在礁区还新增了一些经济种类。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礁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群落结构变得复杂而稳定,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提升已有良好的体现。
2011, 20(6):890-894.
摘要: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传统鱿钓作业渔场(150°~165°E,39°~45°N)渔汛期间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对夏秋季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得知,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436 mm,平均胴长为282 mm,优势胴长为230~320 mm,占总数的81.60%。各月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小于雌性个体。胴长与体重关系的生长指数接近3。渔获物中的性比符合1∶1(P>0.05),但成熟个体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比雌性高(P<0.05)。渔获物的性腺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雌性个体性腺成熟晚于雄性个体。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渔获物中胴长组成呈双峰型,且未成熟、成熟个体同时存在,由此判断作业海域中柔鱼存在2个种群,即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和大型的秋季产卵群体,且以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为主。
吴 超 , 邹晓荣 , 张 敏 , 张 伟 , 周 斌 , 陆奇巍 , 徐申南
2011, 20(6):895-901.
摘要: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7-10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东南太平洋智利竹荚鱼的矢耳石存在4个区,即前区、后区、背区和腹区。有明显的基叶,基叶均长于翼叶。对矢耳石的24项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耳石总长(L1)、耳石中心到末端的距离(L3)、耳石末端到翼叶的距离(L11)、耳石末端到矩口的距离(L13)可作为耳石长度特征参数,耳石中心到腹部的距离(L5)、耳石末端到腹部的距离(L10)、耳石腹部到矩口的距离(L18)、耳石翼叶的长度(L23)则可作为耳石宽度特征参数。耳石长度特征参数L1、L3、L11、L13与叉长和体重,以及耳石宽度特征参数L5、L10、L18与叉长和体重分别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05),参数L23与叉长以及体重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5)。
2011, 20(6):902-909.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一种高效的时空分析工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于海洋渔业领域,并在渔海况数据采集与分析、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水产养殖选址、渔业资源评估与分析、标志放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情预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GIS在渔业方面的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渔业信息已不再局限于渔业数据及相关环境数据,还应包含与渔民本身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即未来的海洋渔业GIS应是一个集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已得到全社会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关注,GIS相比于传统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将有助于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决策分析。未来GIS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标准化;(2)鱼类关键栖息地的分析与研究;(3)海洋保护区的确定;(4)渔业资源的长期监测与管理;(5)鱼类洄游分布及海洋环境的三维化。结合我国大洋渔业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立基于GIS我国大洋渔业信息系统的框架。
2011, 20(6):910-915.
摘要: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综合性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渔业水质标准制度、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赔偿制度、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预防、补救和赔偿制度等专门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与《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中有关基本法律规定相配套的法规不完整,致使法律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2)部分重要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存在执行上的困难或无法执行。(3)现有法律制度未能严格执行。(4)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建议应进行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综合性专项立法;尽快修改或重新制定《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制度;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监管的制度与机制。
张 亮 , 宋春丽 , 任荣珠 , 王尽文 , 吴凤丛 , 张乃星 , 陈胜舰
2011, 20(6):916-922.
摘要:为了解疏浚物倾倒对岚山港临时海洋倾倒区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倾倒区周边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历年跟踪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该倾倒区周边海域海洋生物以及水深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周边调查海域历年水质质量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第二类水质标准,除无机氮外,其他各评价因子的质量指数较为稳定,基本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沉积物质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各评价因子质量指数均在小范围内波动;疏浚物的倾倒对该倾倒区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和密度造成暂时性的减少;疏浚物的倾倒造成倾倒区东部和北部海底各形成一个明显的凸起地形。可见除倾倒区的水深受到影响外,疏浚物的倾倒尚未对该倾倒区海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2011, 20(6):923-929.
摘要: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量超过JECFA的推荐值,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
2011, 20(6):930-937.
摘要:为探究滴水湖引水河段生态浮床和滨岸带组合型生态工程建成初期对入湖水质的改善效果,于2010年春季设点对引水河进行营养盐浓度、透明度、叶绿素等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种类数量的测定,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1) 工程河段水体TN、TP、Chl-a 、NH-3N水平较上游明显降低,浮床和滨岸带组合工程对TN去除率为47.9%,TP为46.8%;(2)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TP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密度单因子评价显示各点均达富营养化水平;(3)样点水体的综合评分范围为54.58~72.75,综合评分均值为64.07,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其中样点1为重度富营养化;(4)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示滨岸带工程下游样点受污程度降低,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表明,调查水体绝大部分为中污和重污染,2类指数评价相似度为52.4%。考虑滴水湖周边潜在污染源较多、换水周期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尚不稳定等特征,对湖区及其周边水系的长期监测和评估可以为人工湖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11, 20(6):938-942.
摘要:为了满足虾蟹养殖塘对水草密度的要求,需对塘内水草进行定时定量的去除打捞。在对传统人工收割打捞和河道清草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虾蟹塘水草收割打捞工艺,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提出一体化打采式水草切割打捞装置方案,并对该装置主要工作部件的尺寸、转速等参数提出要求。运用流体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对滚刀进行力学分析,得到打采滚刀轴向力和扭矩。装置采用滚刀打采,螺旋输送式打捞收集,实时脱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工作连续稳定,省却抽吸泵设备,适应较恶劣的作业环境,抗堵性能强,作业性能稳定,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满足了淡水养殖业对水草打捞装备成本低、拆装方便等实际需求。
2011, 20(6):943-947.
摘要: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是围绕节能减排标准化目的而建立,是为实现技术和管理有序化服务的。节能减排标准的基础是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化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又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研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以指导全国渔业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以满足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的现状,通过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提出了近期需要制定的渔业节能减排标准,构建了渔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2011, 20(6):948-953.
摘要: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选择。只有三管齐下,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才能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2011, 20(6):954-959.
摘要: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模式则越来越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瓶颈。这一问题的解决,仅从对现有的大班教学的优化上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缩小班级规模上加以考虑。在现有条件下,实施中班教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与中班教学这两种教学形式的比较研究,可以梳理出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并就此明确推行中班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推进中班教学中学需着力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推行中班化教学能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由大班教学变为中班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班级规模的变化,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师管理制度等的配套作支撑。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
邮编:201306 传真:021-61900229
电话:021-61900229 E-mail:xuebao@shou.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25 网站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9084417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