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外源17β-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Ⅲ~Ⅳ期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0(3).

      摘要 (3367) HTML (0) PDF 1.42 M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外源注射17β-E2仅对15d时的卵巢中17β-E2含量有影响,表现为随外源17β-E2含量的提高,卵巢内17β-E2含量降低。对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的含量与性腺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含量与性腺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外源17β-E2能促进卵巢发育,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而降低Ⅲ期1卵巢内17β-E2含量。

    • 草鱼CC趋化因子基因CCL24及其可变剪接

      2010(3).

      摘要 (3997) HTML (0) PDF 1.30 M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CC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促进动物体内炎症部位的各种白细胞的补充、激活和黏附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是鱼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从草鱼肠道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CC趋化因子基因CCL24,并克隆了阅读框区域内的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CCL24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拼接的序列与CCL24cDNA序列完全一致,编码95个氨基酸,有2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为典型的CC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此外,还发现草鱼CCL24基因存在可变剪接现象,第1内含子没有被剪切掉的非正常转录本翻译后可能产生没有CC趋化因子活性的24个氨基酸的短肽,而且这种转录本在精巢、头肾、皮肤、肝胰脏、肠道、肌肉、肾脏等组织均检测到;而正常剪接的CCL24转录本,仅在肾脏和肠道中检测到,且其表达量要明显低于非正常剪接的转录本。

    • 定量PCR检测不同温度下免疫后剑尾鱼IgM的表达

      2010(3).

      摘要 (2864) HTML (0) PDF 658.39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两步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温度下剑尾鱼免疫后脾脏和头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M(IgM)mRNA水平,发现其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免疫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18℃水温下,剑尾鱼的IgM在两种组织中转录水平上升得较慢,随着水温的升高,在23℃、28℃水温下,其IgM表达水平上升较快,尤其是在28℃水温下,IgM表达水平迅速上升,且达到一个最高值,但在33℃较高水温条件下,IgM表达量并没有更高的上升幅度,而是与18℃水温下的IgM表达相比有所提高。本实验结果表明剑尾鱼注射免疫后在脾脏和头肾中都检测到了IgM表达的上调,高于33℃或低于18℃,都会影响剑尾鱼免疫效果。实验过程中发现在这种亚适温度下,剑尾鱼摄食量减少,反应比较迟钝,头肾和脾脏中IgM相对表达量也较低。

    • 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2010(3).

      摘要 (3085) HTML (0) PDF 988.55 K (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易捕性状人工选育鲤(Cyprinus carpio)的4个连续世代共计15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世代(F1-F4)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7619、6.9189、5.0889、4.66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215、0.7512、0.7314、0.743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730、0.7135、0.7593、0.7196,人工定向选育已对群体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及F-检验数据显示人工累代选育已经使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了变化,并开始趋于稳定,表现为偏离平衡的位点逐代增加,相邻世代之间遗传分化系数逐代减小。FST平均值0.0995提示出选育群体已处在中等分化水平,有9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性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世代之间遗传距离越来越小,遗传相似性越来越大,但与理论值仍有差距,说明还有育种潜力,应继续保持遗传效应,确保育种成功。

    • 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期间Y器官组织学变化

      2010(3).

      摘要 (2792) HTML (0) PDF 1.88 M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活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技术,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的外观和组织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Y器官为淡黄色、扁平球状,其中分布有血窦和血管,腺细胞细胞质染色不明显,细胞核呈卵圆形,嗜碱性较强。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组织学具有以下特征和变化:Ⅰ期,血窦和血管清晰可见,分布于血窦附近的腺细胞膨大呈泡状,且细胞核直径显著大于内部的细胞核直径(P<0.01);Ⅱ期,血管收缩,腺细胞体积变小,胞核直径减少为(3.64±0.62)μm(P<0.01);Ⅲ期,血窦边界模糊,呈退化状态,细胞核呈强嗜碱性;Ⅳ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变大,腺细胞边界消失,很难发现核仁;Ⅴ期,Y器官小叶间的空隙进一步变大,细胞核直径进一步缩小、核膜皱缩。以上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Y器官呈退化的非分泌状态,因此,Y器官可能没有参与卵巢发育的内分泌调控。

    • 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概述

      2010(3).

      摘要 (3243) HTML (0) PDF 177.37 K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宜的开口饵料;胚胎发育进程为初孵仔鱼体长3.5mm,仅分化出咽,从第7天开始,仔鱼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并出现大幅生长,到100d时,仔鱼已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 麻醉剂MS-222对金鱼体内AKP、CAT和ACP活性的影响

      2010(3).

      摘要 (3023) HTML (0) PDF 370.19 K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4个浓度0mg/L、30mg/L、60mg/L和90mg/L,分析了麻醉剂MS-222对金鱼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CP明显出现一个先增后降的趋势,呈抛物线状;在低浓度(≤60mg/L)下,酶活性在各组织中呈现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当麻醉剂浓度升高和麻醉时间增长,酶活性逐渐下降。AKP在低浓度麻醉剂溶液中,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60mg/L)和时间的增长,酶活性呈抑制状态。而在肌肉中这种情况并不明显。CAT在一定阶段(30mg/L~60mg/L)呈现稳定的状态、而后抑制逐渐明显,当麻醉剂MS-222浓度达到一定量(≥60mg/L)以后,对鱼体的刺激就不再增加了,酶活性也相对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当麻醉剂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浓度的增大时,在鱼体内富集的麻醉剂破坏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分子构象,使酶体失去活性。

    • 嘉庚蛸雄性生殖系统组织学观察

      2010(3).

      摘要 (2853) HTML (0) PDF 1.78 M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浙江沿海自然分布的嘉庚蛸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逐月研究,结果发现,雄性生殖系统由单个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等6部分构成。精巢球形,辐射型精巢,精原细胞椭圆或近圆形,直径10~16μm,精子细胞经过椭圆形梭型柳叶型长棒型的变态期,成为鞭毛型精子,精子头部细长等粗棍状,长约26~33μm,尾部长度约为头部的16倍。输精管长约13~16cm,是雄性生殖系统中最细长的管道。储精囊长约5~8cm,可分为储精管和腺体2部分。前列腺与储精囊相接共同开口于精荚囊腔,中空盲管状,4.8~5.6cm。精荚囊分为2部分,一侧为叶脉状规则褶皱突起围成的腺体腔,称之为囊内腺,另一侧突起少,个体大、不规则,树枝状。阴茎短,仅2~3cm,生殖孔开口于胴体左侧外套腔的中部。储精囊、前列腺和精荚囊中均存在着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构成的腺体腔,它们在精荚成熟装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阴茎中段的阴茎囊呈镜面倒卜型,它不仅是分泌性的腺体腔,而且还是精荚排出过程中的反转场所。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征稿简则(2009年9月修订)

      2010(3).

      摘要 (2602) HTML (0) PDF 10.94 M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尼罗罗非鱼对豆粕、菜粕、肉骨粉和羽毛粉的表观消化率

      2010(3).

      摘要 (3114) HTML (0) PDF 280.59 K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验室内测定了体重为101g的尼罗罗非鱼对豆粕、菜粕、肉骨粉和羽毛粉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ADC)。实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组成。基础饲料中添加1%Cr2O3作为指示物。实验期间,尼罗罗非鱼每投喂3天的基础饲料后连续投喂实验饲料4天,投喂每种饲料后的第2天收集鱼粪便。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对豆粕、菜粕、肉骨粉和羽毛粉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8%、47%、58%和58%,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100%、83%、78%和77%,能量表观消化率为76%、61%、78%和70%。相比之下,豆粕是尼罗罗非鱼饲料配方中理想的蛋白原料。利用菜粕作为尼罗罗非鱼饲料蛋白时应解决可消化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少量添加肉骨粉可弥补菜粕能量表观消化率较低的缺陷。

    • 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2010(3).

      摘要 (3823) HTML (0) PDF 446.51 K (1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秘鲁鱼粉、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通过调节饲料中不同磷酸二氢钙水平形成7种不同磷水平(0.72%、0.85%、1.00%、1.16%、1.32%、1.47%和1.74%)的等氮等能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红螯螯虾幼虾(2.25±0.12)g8周。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着磷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总磷含量为1.34%时获得最佳特定生长率,而过高(1.74%)或过低(0.72%)的磷水平会显著影响幼虾的生长;饲料系数随磷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1.00%~1.74%的磷水平之间成活率均为100%;随着磷水平的升高,全虾和肝胰脏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全虾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均逐渐升高,并且肌肉粗蛋白含量也呈一定的增长趋势;适宜的磷水平可以提高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肝胰脏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磷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综合幼虾的生长性能、营养成分等分析得出,体重在(2.25±0.12)g的红螯螯虾幼虾适宜的饲料总磷含量在1.32%~1.47%之间。

    • 中华鲟烂鳃并发胃充气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2010(3).

      摘要 (3152) HTML (0) PDF 3.16 M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病理解剖、显微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对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健康中华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患病中华鲟鳃充血,鳃丝末端逐渐变黑,烂鳃症状明显。胃充气明显,导致腹部极度膨胀,造成鱼体上翻、漂浮水面。肝、肾、脾等脏器有轻度充血病变;H.E染色的病理切片显示,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中华鲟鳃组织呈棍棒状,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红细胞外渗,鳃小片坏死而脱落,胃壁变薄、绒毛拉伸萎缩,胃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结构模糊,肝中央静脉和血窦扩张,部分肝细胞空泡化,肾组织、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研究认为患病鱼鳃小片坏死脱落,烂鳃严重,导致鱼体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在缺氧状态下,病鱼代偿性呼吸,吞食空气,进而引发胃充气。腹面上翻,肝、肾、脾的病变又会加重病情。文中还讨论了该病的致病原因和临床诊断预防措施。

    • 黄喉拟水龟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010(3).

      摘要 (3039) HTML (0) PDF 302.41 K (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广西某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Cantor)养殖场发病的黄喉拟水龟的肝、肺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HX081027),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摩氏摩根菌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荚膜及芽孢,葡萄糖产酸产气,接触酶、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酶、脂酶、DNA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甲基红阳性,VP反应阴性,MR阳性等特征。采用扩增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506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858185)。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菌HX081027与摩氏摩根菌属内相关菌株的同源性在98.8%~99.6%,且在系统发育树上与来源于鱼类的M.morganiiJCM1672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将其确定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

    •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进展

      2010(3).

      摘要 (2729) HTML (0) PDF 228.36 K (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 洋山工程海域虾蟹类资源的初步分析

      2010(3).

      摘要 (2775) HTML (0) PDF 517.68 K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03年-2005年每年5月、8月和11月对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施工海域(30°30′~30°54,N、121°45′~122°30′E)20个站点进行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蟹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个体平均体重及幼体比例等的变化,并与工程前(2001年)相比较。结果显示:虾蟹类的种类基本逐年减少;3年平均的生物量和丰度比工程前低;多样性指数、平均个体体重和幼体比例也是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系列的变化反映出该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改变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容易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说明洋山工程海域施工期对虾蟹类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变化与黑潮的关系

      2010(3).

      摘要 (3206) HTML (0) PDF 1.05 M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柔鱼是北太平洋海域的重要经济头足类,黑潮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柔鱼渔场形成及其空间分布。利用1998-2007年黑潮分布类型,结合同期8-10月我国鱿钓渔船生产数据,分析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变化与黑潮分布的关系。在25°~40°N、125°~150°E海域内,以空间分布率经纬度5°×5°为一个空间单元,共分A(140°~145°E、35°~40°N)、B(145°~150°E、35°~40°N)、C(135°~140°E、30°~35°N)、D(140°~145°E、30°~35°N)和E(145°~150°E、30°~35°N)5个区,将黑潮分布类型分为大弯曲型、小弯曲型和平直型3种。利用渔场重心的纬度向变化作为柔鱼渔场变动的指标。研究认为,A区黑潮分布特征对柔鱼渔场重心纬度影响最大,其次为B区和C区,而其它区影响则不明显。A区出现黑潮大弯曲型时,柔鱼渔场重心明显偏北且概率高;小弯曲型或平直型时,柔鱼渔场重心明显偏南。研究认为,黑潮流轴的走向影响着柔鱼渔场的空间分布。

    • 生态系统方法在太湖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2010(3).

      摘要 (2948) HTML (0) PDF 379.71 K (8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综述生态系统方法的相关理论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太湖生态系统脆弱性特点和太湖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当前太湖渔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渔业环境、渔业的结构性矛盾、渔业管理体制、渔业管理辅助手段四个方面。从而提出在太湖渔业管理中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的实施步骤。在明确生态系统边界,确立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对太湖渔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管理机构划分为三个系统:管理、执行和监测系统,从而实现权责统一制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体系。同时,也提出加快渔业法制建设、壮大渔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完善相应配套的渔业管理辅助措施以及广泛加强对渔业管理中生态系统方法理念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

    • 活性碳纤维填料床反应器硝化性能研究

      2010(3).

      摘要 (2816) HTML (0) PDF 383.03 K (7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新型材料活性碳纤维(active carbon fiber,ACF)填料床反应器,在温度25~27℃,利用人工污水进行挂膜,测定基本水质指标及生物膜氧吸收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研究反应器稳态后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进水NH4+-N负荷以及CODMn/NH4+-N变化对于ACF填料滤器的影响。结果表明,ACF填料滤器最佳HRT时间为3.1h,NH4+-N去除率最高达到79.41%,此时氨氧化菌OUR平均为1.24mg O2/(g.h)。控制进水NH4+-N负荷分别为0.05、0.09、0.24、0.44g/(kg.d),最佳进水NH4+-N负荷为0.09g/(kg.d),NH4+-N去除率可达80.21%,此时氨氧化菌OUR平均为1.42mgO2/(g.h)。CODMn/NH4+-N比在2至6时,随着CODMn/NH4+-N比升高,NH4+-N去除率逐渐降低,而CODMn去除率明显上升。在CODMn/NH4+-N比为2时,NH4+-N去除率最高,为80.96%,此时氨氧化菌OUR平均为1.40mgO2/(g.h);在CODM...

    • 池鹭育雏期间的取食对养殖幼鱼的影响

      2010(3).

      摘要 (3473) HTML (0) PDF 499.18 K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池鹭(Ardeola bacchus)属于晚成鸟,育雏期间会取食大量的鱼类和昆虫类食物。2008年7月11-17日,通过拾取池鹭雏鸟的呕吐物,对长江口崇西湿地的池鹭种群育雏期间的食性进行了连续取样调查。池鹭食物成分中鱼类重量占的比例为88.86%,昆虫类为0.79%,哺乳类为1.27%,研究数据表明,池鹭的取食以鱼类为主,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偏向于取食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等经济鱼种;食物成分中鲫的选择系数最高,为0.0514,单位重量每个为7.6409g,说明繁殖期池鹭的食物主要由当年放养的鲫鱼苗组成,对当地的渔业养殖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我们之前的调查,在崇明岛一些区域,当地人主要采用破坏鹭巢和鸟蛋,使用猎枪射杀成鸟和雏鸟的方法减少其对渔业的影响。因此在对于鹭类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注意鹭类行为的负面效应,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用更完善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管理。

    • C_(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2010(3).

      摘要 (2676) HTML (0) PDF 347.87 K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非均相碱性体系中,合成了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金属螯合能力。结果表明:C60-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0.42mg/mL和0.26mg/mL;在还原能力体系中当吸光度达到0.5时,所需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浓度是2.44mg/mL;在金属螯合能力体系中,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亚铁离子的半螯合浓度是0.013mg/mL;即表明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在4个抗氧化体系中都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并且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4个体系中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都不强,说明C60-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主要来自于C60上保留下来的双键。

    • 对虾保鲜剂急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研究

      2010(3).

      摘要 (2547) HTML (0) PDF 303.47 K (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2倍,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直接和间接致突变作用。

    • 软烤扇贝原料处理过程中的细菌学研究

      2010(3).

      摘要 (2774) HTML (0) PDF 362.02 K (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软烤扇贝原料不同热处理的细菌特性和有关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细菌类别和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鲜活扇贝经过蒸汽加热4min、6min和8min后,扇贝原料样品的pH值无明显差异,均为6.58左右,水分含量依次降低1%,菌落总数均为103cfu/g,耐热菌数均为102cfu/g,并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大肠菌群均未检出。不同热处理原料样品的细菌种类均为耐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菌相比较单一,主要包括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和少量棒状杆菌。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水分含量分别为77.67%和76.80%,pH偏高,接近中性,市售样品菌落总数偏高,为106cfu/g,耐热菌数为103cfu/g,企业处理样品菌落总数接近104cfu/g,耐热菌数为102cfu/g。市售和企业处理样品均检出大肠菌群,表明加热不足,处理过程不良,有待改进。

    • 上海市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0(3).

      摘要 (2884) HTML (0) PDF 172.23 K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城市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探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大量书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监狱实地走访、调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14-25周岁青少年犯罪状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从青少年罪犯自身的微观角度和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上海市青少年罪犯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对策,力求为推进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 论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阐释模式及其诗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2010(3).

      摘要 (2607) HTML (0) PDF 172.22 K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诗学重要的美学命题,也成为了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审美标准。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