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探究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资源丰度受环境与其他种群因子影响的差异。采用2011—2020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同时期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 Chlorophyll-a mass concentration,Chl.a),以中西太平洋海域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资源丰度作为其他种群因子,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ctive models,GAM)对两种鱼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赤池信息准则进行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其他种群因子是对两种鱼群影响最大的因子,解释偏差率分别达到了31.40%和67.00%。对于自由鱼群而言,除其他种群因子之外,经度和月份影响较大,其解释偏差率分别为4.15%和4.14%;环境因子中SST最为重要,解释偏差率为3.90%,其次是SSS,解释偏差率为3.78%,Chl.a的影响相对较低,解释偏差率为1.40%;对于随附鱼群而言,除其他种群因子之外,月份和经度影响较大,其解释偏差率分别为20.70%和10.60%;环境因子中SSS影响较大,解释偏差率为8.37%,Chl.a和SST影响较低,解释偏差率为1.13%和0.19%。研究认为,未来的渔情预报模型中需要考虑其他种群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金枪鱼围网渔场学研究和科学寻找渔场提供参考依据。